(巴哈勇者:水无月 航 报导) 2017-10-27 16:24:17 原文出处
近期在网络上有许多网友针对台湾发行动画的 DVD/BD 市场的销售以及品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而在其中,巴友 asdf810745 针对以前待过代理商以及后期制作公司的经验与网友进行探讨,以下为全文。
【以下内容为投稿玩家 asdf810745 原文】
强烈建议觉得自己有玻璃心的版友可以先跳过这篇
因为底下提到的东西可能会有一点….痛(?)
老实说我还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才好,那就先从自我介绍开始好了
小弟到今年为止待过两间代理商、两间后期公司(其中一间兼动画公司)
我PTT那边的签名档有写,从来没有隐瞒过 XDDD
最早待的那间是从当年最大的盗版商转型为版权商的公司
后来待那间则是已经自我消灭了
我离开代理商那个圈子的时候传影还不知道在哪里 XDDD
后期公司的话则是以电影为主,有时候会有动画代理商来谈生意
不过因为基本上那个时候台湾动画市场已经萎缩到不行了
双方在价格上很多时候都谈不拢….你懂的….
有些东西我之前在 PTT 有提过,这部分我会复制过来改一下
首先,其实动画 BD 市场这块定位本来就很微妙了
就地理位置来说,台湾算是跟日本很近了
这也造成了台湾的消费者能够很简单的入手日版 BD
但是却也造成了台湾代理商在代理、制作 BD 上的两难
就动画公司来说
众所皆知,对日本动画公司来说,"BD 销售收入"是"极为重要的重要生计来源"
台湾的消费者能够很简单的入手日版 BD,相对的日本人其实也很容易入手台版片
早年在普社木社….等台湾代理商还活得很好、规规矩矩发 DVD 的时候
光华商场各店家其实常会看到日本人带着行李箱来搜刮片子
现在的话不要说台版了,之前就有听说秋叶原也有店家在贩售欧美版动画 BD
据个人推测,日本厂商基本上有不少是根本连海外代理 BD 的权利都不想给
原因就单纯是因为怕回流影响销量
这点之前在空之境界欧版 BD 开箱的时候提过
全世界所有 BD 分区跟日本一同画到 A 区的国家都没发空境的 BD
不过后来未来福音发行台版 BD 或许可以看做日方软化的第一步就是了
但是接下来又是 UHD 的时代了,会不会又会有一样的状况就不清楚了
就代理商面来说
其实说真的以台湾动画消费市场这块来说
以代理商的角度来看真的是宁愿卖精品躺着每年赚两次也不发 DVD/BD(认真
多年前我还在某代理商那边的时候就有耳闻
另一间动画代理商压片量特别去谈成一批 500 片,原因就是因为 500 片卖不完
当年一般都是以千片为单位在压片,卖得好的大陆剧甚至压一万片放著都没在怕的
再后来又听说那间代理商去特别谈到 300 片,可是还是卖不完….
更不用说普威尔还发生过某 RAVE 整套好像只卖了几十片的案例
老实说我是很无法理解啦,身边有很多朋友也是一支数千的 PVC 连眼都不眨就买
可是要他买套普社特价的 DVD 跟要他当小受一样 XDDD
再来是日本厂商基本上怕回流就像是怕你杀了他父母一样
基本上在权利金跟各种可能的问题上都有很多要求
例如最常见的像是要求 BD 延后发行
还有所有东西都要日本过目同意但是来回讨论速度很慢
当年光是"庸子"就来回搞好久….(不过我不是在那间就是了XDD)
几年前还有像是虎兔需要消除角色身上的代理商 Mark 之类的(我也不是在那间就是了XDD)
一拖再拖,消费者都转而去盯其他部了我是出来赔钱的喔
在这种状况之下也难怪代理商会转型成精品商了 XDDD
就消费者面来说
一言以蔽之,“嘪”的人太多了,我想这是个会意字 XDD
你看之前PTT都有版友提问了,我之前也是回这篇的
我知道看到这一定会有人说我是不是要帮台版代理商开脱
但我觉得基本上我只是陈述从上面到这边会衍伸出来的事实
像这次君名 BD 的事件,对不起,我个人觉得是因果轮回报应到消费者身上而已
而且说是开脱吗….说实话不好意思就这个市场来说为时已晚….
就让我娓娓道来喔
其实基本上台湾早期的代理商都很有心
我还记得我第一片购买的 DVD 是木社发行的 Love Hina 的 DVD
我还很开心的看着片头的雏田庄连窗户有几扇都可以数得出来
VCD 相较之下就像某版友的口头禅一样是垃圾等级
那时有朋友问我:“VCD 不是比较便宜吗?”
我只回他一句:“我又不是在看 A 片,要看马赛克看 A 片就好了”
然后渐渐的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讨论区
像是 PCDVD、新竹 DVD 同好会、当然还有普社的讨论区
当时其实各代理商都很听得进网友的建议
甚至各代理商也设置了“建议代理作品”的讨论版让大家去推自己喜欢的作品
而且因为当时就已经很多人有日版的入手管道了
所以各代理商都拼足了劲去跟日方购买完整特典的版权
当时甚至有像齐威搞日版直灌、胜利连初回 CD 都附赠上去这样子用心的厂商
比较年轻一点的版友听到这边可能会觉得当年的代理商好棒棒
为什么当年可以这样子做,现在不行
原因很简单,因为销量真的没有想像中那么的好….
像是我前面提到的普威尔某 RAVE 整套只卖了几十片,那是真的
那个销量不要说代理的权利金了,连压片的成本都回不了本
而后由于网络的进步,渐渐的很多消费者就转向网络
整体销量也就慢慢地往下掉,裁员的裁员、能外包就外包
就目前来说各代理商里有多少真的懂"技术"还没被裁掉的
老实说我个人存疑,在几年前某些代理商就已经委托普社代为压制 DVD 了
所以不要说什么标准流程检验了,我还真的怀疑代理商里懂技术的没几个
市场不够让代理商养人,只好全部外包
目前的制作流程我想应该是
代理商拿到母带(高机率是 HDCAM/SR) -> 给后期厂商(转档/制作 DCP/制作 BD 母源)
我知道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不去添购一台 HDCAM-SR Recorder/Player 之类的就好了
你以为是像字幕组一样买台好一点的电脑就可以处理了喔….
其他型号我还真不记得….我们就拿君名母带上的那台机器型号来查一下
"SRW-5000"
希望小売価格 9,000,000 円+税
我想不管是过去或是现在的市场状况来看,代理商都不太可能去买
唯一有可能有买的代理商,现在只剩下柯南在撑(我真的不太记得普社有没有买了)
至于台湾的后期部分,因为基本上影视圈状况很惨烈,专业度很多真的不够
其一是因为因为很多公司不卖片了,所以前几年倒了几间专业的压片厂
其二是所谓隔行如隔山,你要一间做影像后期的去懂那些 DTSHD 之类的 BD 家用规格
我只能跟你说难,因为那个制作等级完完全全不一样
所以你今天要说台湾代理商专业度不够,我同意,没钱请人
所以你今天要说外包的后期专业度不够,我也同意,基本上本来就是赚外快
然后当专业度不知道够不够的代理商相信专业度不知道够不够的后期厂商说的一切
就 会 像 这 次 一 样 炸 给 你 看
但是短期之内在这个市场状况下能不能改变,对不起,我觉得不能
因为台湾 DVD/BD 市场就是起不来,在市场起不来的状况之下整体制作环境也就起不来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良币都没有被劣币趋逐,而是被市场自动消灭或是进化成精品商
这就是台湾现在的市场现况
甚至我讲白了,每间代理商基本上都有人在看C洽与各大讨论区,毕竟公司里一堆都是宅
这次君名的事件其实我想各代理商也都看在眼里
我是真的不知道这会让他们觉得“喔喔~台湾消费者会买 BD 了”
还是会让他们觉得“还好我们早就决定不出 BD 了”
就我对台湾各代理商的认识来说,我想十之八九是后者
当然我也希望哪个代理商出来打我脸说“我们接下来代理的 XXXX 要发台版 BD 喔”
可是我总觉得这个或然率很低就是了
我说真的,说来真的很悲哀,台湾市场就是这个状况
其他有想到的后续再补,希望大家不要嘘我嘘太惨阿
P.S.我有想到一些可能的反应
1.“你是不是传影的工读生?”
“我个人希望传影、传讯、中影、得利…etc
有这方面需求请私信找我,不然都被说工读生很累,不如真的当工读生”
2.“讲那么多你就是在帮传影开脱,不要狡辩了”
“你要这样想我也不能怎样,反正基本上我只是说一下我在业内看到的事实”
3.“听你在乱讲,每次漫博书展各代理商明明就卖得很好”
“不要跟我提精品商….”
4.“你现在就是在检讨受害者就对了!!”
“嗯….我没办法阻止你这样想….不过要说受害者我想我也可以说我是受害者QwQ”
5.“你为什么都提传影不提台圣,你是不是在帮台圣开脱!!”
“这位大大,台圣只负责把片子出货到店家
基本上就像盘商一样,很多代理商都会找他们好吗,我看到那个传影台圣….”
6.“你这篇为啥像是打到一半就跑了?”
“因为我要去看雷神索尔3,要出门赶场了”
所以目前就先以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