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本周六 12 月 19 日在台北大学三峡校区举办的“2020 年第九届 ACG 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巴哈姆特论文奖”近日公布了活动议程与活动报名资讯,同时开放 18 篇通过复审的论文全文下载。
作为台湾乃至亚洲最重要的 ACG 领域学术研讨会,从 2012 年第一届在国立交通大学举办以来,在第三年获得了华人地区最具权威的电玩动漫社群“巴哈姆特”支持并成立论文奖,以实际的奖金鼓励研究人员,第四届开始国际化,获得国内外肯定,并于第八届移师海外,招待大约 40 位参与者前往日本庆应大学,举行结合学术、知识和乐趣的动漫研讨会旅行。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无法举行海外场,但部分优秀论文仍预定在 2021 年下半年在台湾等国出版,并于日本 COMIKE 100 展示宣传,作为台湾 ACG 研究的另一个里程碑。
本届研讨会预定于 12 月 19 日(六)在台北大学三峡校区文学院国际会议厅举行,活动议程、报名系统与论文下载现已在研讨会官方网站和巴哈姆特公开,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加,探索自己的各种可能性。
发表人、评论人简介
- 邓建国|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设计学系教授
- 许经夌|傻呼噜同盟成员,中原大学物理系教授,想要用机械兽征服世界
- 徐焕昌|财圣国际保险经纪人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 江孟庭|台湾和歌协会歌人、京都学派哲学研究者,国立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医生
- 萧昀轩|LOAM 创办人&音乐总监
- 邱馨葆|国立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位学程硕士、知名女性向游戏产品经理
- 沈美雪|日本天理大学准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文系副教授
- 吴晓钧|独立研究学者、美国 UCLA 博士
- 施登腾|中国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台北教育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教授
- 周文鹏|漫画研究者、中原大学通识中心助理教授
- Charles Hayashi|东京大学博士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复杂系副研究员
- 林怡君|大学教员,现代小说研究者,沉迷恋与制作人的游戏宅、 coser 与文学创作者,单身求友
- 常虹|Luna,选物店 BY YOUR SIDE 店长,致力于推广非甜系萝莉塔风格。
- 杨双子|台湾小说家、次文化研究者,著有《台湾漫游录》、《花开时节》等
- 刘扬铭|作家、文化观察者,著有《高校制服恋物论》、《上班、辞职还是撑下去?》等书
- 王威智|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剧场研究者
- 黄盛誉|国立清华大学外文系硕士,社大工作者,《轻宅漫谈》主持人
- 蔡长廷|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 侯京吾|香港报刊研究者,台积电文学奖得主
- 张铁怀|游戏学习学家,教育部跨领域教师发展暨人才培育计画总办公室博士后研究员
会场资讯
本次研讨会于国立台北大学人文大楼(地图中 2 号)举行,从正门进来右转第二栋便是人文大楼。详细请参考下方的校园地图和交通示意图。
报名表
如果您是发表人、与谈人、主持人或主办方邀请之贵宾,请不用报名。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下载论文参考,但若您想要亲自参加与会,请报名本系统,我们会为您准备午餐和研讨会纪念品。
以往本研讨会都是采取“无须报名自由参加+付费报名”两种模式,但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故本次研讨会将采取实名制,限制总人数,并只开放付费报名。
为什么要付费?
每位参加者的午餐费+茶点+小礼物的成本预算为新台币 250 元,故本研讨会完全没有打算从中获利,采取使用者付费原则。如果不付费,就会随意报名不来,导致疫情下的名单掌握不易,更造成食物浪费,而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人口处于饥饿线下,故我们认为浪费食物并不可取。
其次,根据经验,付费将提升整个研讨会的参加者品质和专业,促进真挚的交流。台湾大多数活动会无以为继,就是因为被无意义的流量数字所囿而失去本身价值性。
更多资讯请参考下方连结,【提醒】由于无法确认实名制,不接受现场付费乱入参加
论文下载
即日起开放“2020 第九届御宅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复审通过论文。
基于鼓励知识共享交流、相互讨论之理念,本研讨会一直秉持所有论文均自由下载之原则,但请注意由于属论文草稿,在未获得原作者同意前不得引用,部分论文因为获得相关计画之补助或其他理由,可能须特定时间后才可公开。
基于环保(还有论文太多印起来太厚很重)等理由,研讨会当天并不提供纸本论文,请自行下载打印或是放在电脑平板中参考。如果您需要纸本论文作为纪念(本研讨会纸本论文为国家图书馆指定收藏品,其实还颇有价值)请在现场找主办人 RR 老师。
另外,本研讨会论文经过发表、修改与再审查后,预定于 2021 年在台湾、日本等地上市,并预定出展 Comike100。届时也会搭配相关的动漫知识圣地行程,敬请期待。
2020 第九届 ACG 国际学术研讨会复审录取名单
Admission List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G Studies 2020
以药学专业角度探讨《对马战鬼》使用乌头之合理性
吴培楷(国立阳明大学附设医院药剂部)
骆书翔(东安药局)
GUNDAM motion-sensing operating system technology survey and applicate(体感钢弹技术分析与实作)
Wei-Sheng Wang(中央研究院物理所)
Sai Wu(产品设计师)
课金抽卡决策研究,虚拟抽奖内的次文化商品之吸引力为何?─以《Fate/Grand Order》为例
陈柏轩(辅仁大学统计资讯学系硕士)
梁德馨(辅仁大学统计资讯学系教授)
2次元と3次元の狭间へ:2.5次元ミュージカル海外ファンの考察をめぐって
张嘉慧(日本神戸大学国际文化学研究科博士候选人)
脱序的ABO世界:批判与重构
刘蓝一(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朱纹巧(放肆艺术国际有限公司)
Long live in immaturity; or die growing adult: Keyakizaki46’s song and failed media-mix aidoru
Kris LI, Chung Tai(School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野性与文明的表象融合──论ACG作品中的兽化情结呈现与媒体视觉理论
周宸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メディアデザイン研究科博士)
少女花开好时节:杨千鹤与杨双子《花开时节》穿越时空的对话
叶妮(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生)
真的好想看女仆装!从女仆咖啡厅特殊活动日探讨文化演变
吴忠霖(女仆爱好者)
日本动画作为文化仲介:传统音乐的多元认识,以印尼甘美朗为例
鲍沛兰(国立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助理)
Audience Preference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Heroes in Cross-Cultural Films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Audiences
Huhebi Guo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メディアデザイン研究科博士生)
Community, Immunity, and Sekaikei: A Biopolitical Reading of Project Itoh’s Harmony
Yichee Yang(国立台湾大学外文所硕士)
“不足のなかに心の充足をみいだそう”—论《BANANAFISH》双主角关系所蕴含的日本美学―― 以侘寂为中心
刘书晴(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
声优怎么有嘻哈?论二次元偶像团体《催眠麦克风》中女性向饶舌的呈现
张家绮(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
游戏中的错视艺术应用初探
邱渝涵(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数位科技设计学系硕士班)
范丙林(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数位科技设计学系教授)
俞齐山(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数位科技设计学系教授)
报人视野下的香港早期漫画发展史补遗
李卓贤(香港教育大学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协理)
植田弘康会后悔吗?AI、模拟、御宅族及亲密关系的现况与未来
吴骏盛(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布卢明顿分校资料科学硕士)
日本东洋史学的“西域”想像与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从《敦煌》到《西夏恶灵》
山口智哉(国立台北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