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 11 月 22 日(二)在日本地区首卖,与 Sony“PlayStation”主机共同掀起首波次世代主机热潮的 SEGA 电视游乐器主机“SEGA Saturn”,今日(11/22)迎接诞生 27 周年纪念。SEGA 亚洲分公司为了纪念 SEGA Saturn 主机的诞生,特别在官方部落格刊出了基于
SEGA 硬件大百科的纪念日特辑,供玩家参考。
此外,目前巴哈勇者福利社与 SEGA 亚洲粉丝专页也配合 SEGA Saturn 欢庆 27 岁的时机举办抽奖活动,有机会可以抽中 SEGA Saturn T恤、手机保护套、徽章组合、抱枕、硅胶杯垫与造型包等奖品。
[[https://www.facebook.com/sega.asiacs/posts/1978060282372708]]
SEGA Saturn 主机概要
曾经在次世代游戏机战争中激斗,
日本国内最受欢迎的游戏机。
- 发售日:1994 年 11 月 22 日
- 售价:44800 日圆
从当时的游戏机再踏出进化的一步,32 位元的复合媒体机器“SEGA Saturn”。由于其为 SEGA 开发的第六部家用电视游乐器,因此以太阳系第六行星“土星”的名字命名。
借由搭载 2 颗 32 位元精简指令集处理器“SH2”,不只能透过几何图形演算运行 3DCG 游戏,也出现了许多表现力大幅提升的 2D 游戏等作品。作为复合媒体机器的影片和音乐播放功能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由 JVC 推出“V Saturn”,Hitachi 推出“Hi Saturn”。
另外,在大型电玩机台方面则研发出和 SEGA Saturn 拥有互换性的业务用主机板“ST-V”,使人气作品能够迅速移植到家用主机。
也支援选购的网络连线游玩功能。除了人气作品的网络对战外,也发售了多人游玩的 RPG 等作品。
SEGA Saturn 构造一览
① 电源盖/扩充槽
② 通信扩充端子
③ 电源端子
④ A/V 输出端子
⑤ 卡匣插槽
⑥ CD 盖
|
⑦ 电源按钮
⑧ 电源指示灯
⑨ 开盖按钮
⑩ 存取指示灯
⑪ 重置按钮
⑫ 控制器
|
型号 |
HST-3210 |
CPU |
主要 |
SH2(28.6MHz、25MIPS)×2 |
音效 |
68EC000(11.3MHz) |
内存 |
工作内存 |
16Mbit |
绘图内存 |
12Mbit |
音效内存 |
4Mbit |
CD 缓冲内存 |
4Mbit |
IPL ROM |
4bit |
备份内存 |
256Kbit |
绘图 |
分辨率 |
320×224 等 |
同时显色数 |
1677 万色 |
调色盘显色 |
2048 / 1024 色 |
动画拼合 |
放大缩小、旋转、变形 |
卷轴 |
最多 5 层 |
XY 卷动层 |
4 层 |
旋转卷动层 |
2 层 |
扩大缩小层 |
2 层 |
视窗层 |
2 层 |
特殊功能 |
横列卷动 直行卷动 放大缩小 |
CG 功能 |
多边形 |
配备专用硬件 |
特殊功能 |
线框绘图 Flat Shading Gouraud Shading |
音效 |
PCM 音源与 FM 音源 |
32CH(16bit 最高 44.1KHz 取样) 配备音效 DSP |
其他 |
CD 光驱 |
智慧型倍速 CD 光驱 |
使用电源 |
AC 100V±10%,50/60Hz |
耗电量 |
约 15W |
使用环境 |
温度 5~35 度 湿度 20~80% 相对溼度 |
造型尺寸 |
260mm(W)×230mm(D)×83mm(H) |
附属品 |
电源线、立体声 AV 端子输出线、使用说明书、控制器 ×1、锂电池(CR2032) |
SEGA Saturn 相容机
Saturn 除了 SEGA 发行的 “SEGA Saturn”以外,还有 JVC 制作的“V Saturn”(1994 年 11 月 22 日发售、44800 日圆,1996 年 6 月 7 日发售、20000 日圆),以及由 Hitach 制作,以播放 VCD 和 Photo CD 功能为标准配备的“Hi Saturn”(1995 年 4 月 1 日发售,64800 日圆)。
-
V Saturn
-
Hi Saturn
之后“Hi Saturn”又推出了追加车用导航功能的“游戏&导航 Hi Saturn(1995 年 12 月 6 日发售,15 万日圆)”推出,是 Saturn 系列中唯一以小型化为目标的产品。
-
游戏&导航 Hi Saturn
SEGA Saturn 外盒
SEGA Saturn 的外盒设计虽然简洁俐落,但同时也运用金色为底色展现了高级感。盒子背面则有简单的功能说明和各种周边机器的介绍。
另外,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从“SEGA Saturn”、“Super 32X”开始,SEGA 废止了从前用于包装游戏机和周边机器的保丽龙。
从 Mega Drive 开始推出与游戏软件同捆的“Plus One 组合包”,而在“SEGA Saturn”也以同样的贩售方式推出了与《
VR 快打 Remix》同捆的“SEGA Saturn 百万台活动盒”等产品。
此外,后期还贩售了变更设计并压低价格的廉价版,通称“白 Saturn”(1996 年 3 月 22 日发售,20000 日圆),配合其名称,包装方面也使用了白色的外盒。
欢迎来到新次元的游戏
虚拟世界
透过 32 位元双精简指令集处理器孕育出的高速动作、几何图形演算+3DCG 打造出的立体感、PCM 32 频道充满魄力的音效。
这已经称得上是超越极限的写实异次元体验。
正是因为有最先进的技术,才得以让游戏进化到如此程度。
奇幻世界
行云流水的动作、令人耳目一新的色彩和质感,还有充满魅力的角色们。
精美图像所描绘出的崭新又不可思议的梦境世界。
这个地方,洋溢着前所未见的乐趣。
戏剧性世界
冒险、推理、悬疑……
让玩家不禁深陷其中的新颖交互式故事。
高水准的 CG+真人的写实影片,将会编织出新的感动和兴奋。
全新水准的世界
透过令人惊讶的高处理速度和进化后的图像显示功能,
熟悉的游戏大大提升了品质。
所有作品都将重生为让人雀跃的全新游戏。
开启家用游戏主机新时代的“SEGA Saturn”
次世代主机战争
从 8 位元主机发展至 16 位元主机,家用游戏主机的进化从未停止,并且一跃进入了处理速度和图像处理能力都远超以往的 32 位元“次世代主机”的新世界。
从 1994 年 3 月登场的松下电器“3DO Real”为开端,94 年 11 月“SEGA Saturn”发售,12 月索尼电脑娱乐(SCE)推出“PlayStation”,NEC 家电则推出“PC-FX”。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后,任天堂于 1996 年 6 月发售“Nintendo 64”,展开了一场炽烈的市场占有率战争。
这个现象被称为“次世代主机战争”。当时不只游戏业界的相关人士,就连一般大众也相当关注此事。
以家用游戏机完全版为目标开始开发
因为是 SEGA 研发的第六台家用电视游乐器,因此以太阳系第六行星“土星”=“Saturn”为开发代号。开发计画从最初设计开始,就是以打造出至今为止 SEGA 家用游戏机所走路线的完全版为目标。
透过团队开发的大型电玩用业务系统主机板“System 32”,动画拼合功能(在画面上表现动图的手法)被最大限度地强化,视觉方面的功能也都各自跃进了一个阶段。
-
SEGA Saturn 专用 CD-ROM
对战格斗游戏的兴盛和《VR 快打》的登场。
讨论到这里,让我们把焦点稍微转移到当时的大型电玩游戏。1990 年代,以 CAPCOM 在 1991 年发售的《快打旋风 2》为契机,角色和角色之间以格斗技战斗的对战格斗游戏引发了一阵风潮。其他公司当然也跟上这阵潮流。再加上短时间内分出胜负的对战格斗游戏销量也很好,对电玩中心的活性化付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潮流正盛的 1993 年,SEGA 打造出的大型电玩游戏正是《
VR 快打》。和以往运用动画拼合搭配背景呈现的图像不同,这部作品运用多边形组合成立体物件的即时 3D 电脑绘图(3DCG)打造出人体和关卡。在 2D 的显示器中创造出立体的图像和逼真的动作,也成功在当时引起了话题。
以前运用多边形来构成的即时 3DCG 大多用来描绘机器,但透过 SEGA《
VR 赛车》的开发团队重复进行实验,结果终于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在《
VR 快打》成功再现了人体。
让这项成功化为现实的,正是由美国 GE Aerospace 和 SEGA 共同开发的商用系统主机板“MODEL1”。在大放异彩的即时 CG 世界中,从“Model 1”开始到后继型号“Model 2”,都给予了当时正在设计的家用次世代游戏机非常大的影响。
-
以多边形制作的角色三视图与动作资料
前所未有的豪华硬件构成
那时候开发次世代游戏机的最大的课题即为“往后会成为主流的,是以往的 2D 图像还是 3DCG 图像?”这个问题。“Saturn”专案也和“Mega Drive”一样,设想了发售后花费几年普及,并一边回收开发费一边打造销量的商业模式,所以为了在发售后也能回应玩家的需求,以领先数年的形式进行设计。
根据开发过程中的市场调查,那时候的主流依旧是 2D 图像的游戏,再加上展现出即时 3DCG 的硬件需要超出以往的演算能力。对习惯 2D 图像游戏的开发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是作业意识还是过程都需要变革,迈向 3DCG 的门槛绝对不低。不过当时以 CPU 为首,硬件的进步非常显著,而且 3DCG 不只是和游戏有关,从影像产业到其他产业,3DCG 开始渐渐带给各个业界影响,这是一个很难看清楚前路的时期。另外,借由采用 CD-ROM 而变得能够存取大容量档案后,游戏内新增了在开头演出使用影片等各种表现手法,因此也变得需要制作、编辑影片的技术。
-
SEGA Saturn 的硬件构造
|
在这样复杂的局势当中,为了将来着想,当时决定在以 2D 图像功能完全版为目标开发的“Saturn”专案中加入展现 3DCG 的功能。依据 SEGA 的订单要求,“SH-2”不只是提升了动作速度和演算功能,还能连系 2 颗 CPU 的动作,借此更进一步提升功能运作,于是最后便决定搭载 2 颗“SH-2”。另外,能够倍速读取的光驱使用了“SH-2”的前身“SH-1”进行控制,音源的控制则采用名为“MC68EC000”的 CPU 等,最后打造而成的正是运用和以往无法相比的豪华硬件的“SEGA Saturn”。
为了存取从 CD-ROM 读出的大量档案,配备了 512KB 的缓冲内存,而主内存也配备了以当时水准来说相当优秀的容量。正是将开发家用游戏机以及为开发 3DCG 大型电玩游戏时所获得的两种技术合而为一的设计。此外,SEGA Saturn 也有卡带插槽,能够连接记录游戏存盘的“记忆卡”。
虽然考量到未来也预想了和“Mega Drive”相容的接口,但却未能实现。
经历这样的过程后,32 位元世代的次世代家用游戏机“SEGA Saturn”在 1994 年 11 月 22 日发售,产品名称则直接采用其开发代号。前所未有的豪华硬件构成也反映在成本上,当初的“Mega Drive”以 21000 日圆贩售,但“SEGA Saturn”却是 44800 日圆。
SEGA 主机史上最快达成日本国内 100 万台,客户层稳固的众多游戏作品
和冲击的 3DCG 大型电玩格斗游戏《
VR 快打》同时发售的“SEGA Saturn”引起空前的话题,在 1994 年内售出 50 万台。发售约半年后,日本国内就达到了总出货量 100 万台,可说是气势如虹。
在 1 年后的 1995 年 12 月,SEGA 推出《
VR 快打 2》。或许是因为收录了最新版本《2.1》,本作从发售时就势如破竹地大受欢迎,更是日本国内市场中第一部达成出货量超过 100 万套的“SEGA Saturn”作品。
除此之外,也有许多家用 CS 研究开发部经手的作品,例如 1995 年 3 月发行的《
飞龙骑士》、9 月发行的《大战略 ~钢铁战风~》,1996 年 2 月发行《
J 联盟创造球会》、3 月接着发行《
新世纪福音战士》、《
飞龙骑士 2》、1996 年 7 月还推出《
飞天幽梦》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戏。这些连结到今后 SEGA 品牌 IP 的作品在此时接二连三诞生。
其中最为热销的应该非 1996 年 9 月发售的《
樱花大战》莫属吧。SEGA 初次贩售初回限定版的这部作品融合了以会话为主体的冒险游戏和角色模拟游戏的战斗场景,拥有非常简单有趣的系统,还有充满魅力的“帝国华击团”角色们。《
樱花大战》不仅卖出了超过 50 万部,更是从游戏发展到舞台剧和动画等不同媒体,缔造了 SEGA 增加新粉丝的契机。续篇的《
樱花大战 2》也在 1998 年 4 月发售。
虽然“SEGA Saturn”在日本国内留下实绩……
“SEGA Saturn”在发售后迅速成功,游戏软件的阵容也前所未有地周全,并在日本市场留下国内出货超过600万台的实绩。然而即使得到许多玩家支持,但以 SCE 的“PlayStation”为首,还有与其他数量众多的竞争主机的授权战争等缘故,“SEGA Saturn”未能保持当初的气势,尤其在抓住新客户层方面苦战了一番。另外,“Genesis”世代虽然在北美和欧洲大受好评,但“SEGA Saturn”因为前述的混乱,引领海外人气的重要作品《
索尼克》系列延迟发售,再加上豪华硬件构成导致单价较高,所以最终没能成功延续之前的人气。
为了降低成本,后来实行了将 2 颗“SH-2”缩减为 1 个芯片等节省手法,并在 1996 年于日本发售了价格大约为初代主机一半的 20000 日圆的后期机种。然而从日本到全世界的家用游戏主机市场已经扩大得无法和从前相比,而且变化的速度也极为迅速。尤其出乎意料的是 3DCG 游戏的普及远远超越开发时的预测,在这股潮流之中,“SEGA Saturn”终究难以维持发售当时的声势。
-
SEGA Saturn(后期机种)
这个结果导致 SEGA 赶紧投注心力开发了后继主机“Dreamcast”。
© SEGA